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残酷且无聊的攻城战(2 / 2)

不会有人觉得,战争是因为仇恨,而不是因为利益吧?

在哪呢,在哪呢,还有这么天真的小可爱?

夏国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,国内很多地方都需要资金的支持,杨乾现在有两个难点。

第一:就是缺钱,总感觉哪哪要用钱。

第二:钱太多,不知道应该花哪儿。

非常矛盾,但竟同时存在。

为了夏国的马政能节省一笔巨大开支,又能配种出超越汗血宝马的马种,这次是花了大代价一定要将大宛国给灭了!

精锐士兵开始修整,普通士兵则已经将很多树木弄倒,做了一个简易营地。

可因为毕竟是戈壁,绿洲也是珍惜资源,实在不成的情况下,也用黄泥弄了点土坯墙。

不求阻敌,只需要拦截一下就成。

一个老兵乐悠悠的坐在帐篷门口,美美的卷着一把晒干的草,点燃吸起来,看着他吞云吐雾的,好不快活。

年轻士兵气喘吁吁道。

“干了半天,你是真不累啊,还笑得出来!”

老兵吧唧又抽了两口,乐呵呵道。

“你们这群年轻人,真不知道你们走了什么运能跟着侯爷的队伍打仗!”

几个年轻士兵立马挤了过来,这个老兵很有意思,每每上场,都以陷阵之志面敌,也就是第一排。

虽然装备是最好的,但能站在第一排的,必然是百战老兵,如果是新手,光是那战场气势,就能吓的他们跪下喊妈妈。

更古怪的是这老兵虽然当兵较久,却并不是夏国人,而是尚国人。

也就是说,他又在尚国军队里面当过兵,又在夏国军队里面当过兵,两边什么样子,一对比,高下立判。

所以,很多年轻士兵都喜欢听他讲故事。

说是说老兵,其实他的年岁不大,但满是沟壑的脸上却布满的风霜的洗礼。

在古代一场攻城战,动不动就要打几个月甚至几年,比如南宋时期蒙古大军围困襄阳,光围就围了六年。

太平天国时期,清军围困南京,也长达三年之久。

老兵以前就是一个泥腿子,但家境还算过的去,至少不是佃户,家中还给说了一房媳妇。

结果,刺刀还没亮就被抓了壮丁,抓壮丁就抓壮丁呗,谁想到第一次打仗就是苦逼的攻城战。

老兵那个时候年轻,怕的要死,不光怕自己死在城墙下,还怕家里的父母年事已高,更怕家里的钱财和婆娘便宜了隔壁老王。

所以老兵都打定主意,能苟则苟,能逃则逃,能往后绝不向前,能装死绝不战斗。

可想法很丰满,现实很骨干,当真到了战场,一切似乎跟老兵预想的完全不一样。

所谓的攻城,并不是一上来就放箭,爬墙,撞击城门之类的。

当时老兵所在的大军足足有几万人,其中八成都是新兵,而这几万人率先要做的就是保证自己能在这荒郊野外活下去。

然后再掐断守军的补给线,让城池里面的人活不下去。

还好,这两件事可以一起做,那就是扎营,在通往城池的咽喉要道上扎营。

其实古代打攻城战不是一口气把大军全部压上,梭哈。

而是先把进城的补给线给掐断,没了补给线,城内会因为逐渐缺乏资源最终陷入崩溃。

老兵当时还是一个菜鸟,笨拙的摆弄各种说不上名字的青铜构件,用它们连接长短不一的木棍,搭起框架,铺上苫布,拉起风钉,一顶密不透风的军帐就立了起来。

当然,这种军帐可是给将军或者精兵准备的,老兵只能灰溜溜的滚到一边,去搭建自己的窝棚。

作为一名新兵,还是被强征过来的,老兵只能在地上立起一根树枝,弄点破布,能钻进去就算完事。

将这些事情做完后,就要跑到附近去砍树,因为还要在营地外面弄一层的木栅栏,拒马等一系列陷阱。

防止地方守军,不讲武德半夜出来搞偷袭。

整整一天,在上级士兵的监督下,老兵抡斧头抡的虎口都裂开了。

那把该死的斧头,钝的跟没开刃一样,这些树哪是砍倒的,分明是砸断的。

此时的老兵双手酸麻,要是这个时候敌军来突袭,别说打仗,跑都跑不动。

终于晚上可以休息了,老兵回忆着,其实那个时候累的要死却怎么也睡不着。

他还在想着自己的媳妇,想着田里的麦子,还有对他家虎视眈眈的隔壁老王。

翌日,上级士兵扔给他一个竹篓和一个小锄头,原来今天的任务是挖土。

后来听说,原来是要在城外堆一座土山,堆的要比城墙还高,用来窥测城中敌情。

靠着锄头和背篓,在数万人的努力下,硬生生完成了,可难度确实是不言而喻。

老兵感觉自己快死了,整个人虚的不行,浑身都是汗水。

本来笔直,赖以吹嘘的公狗腰都变成了细狗腰。

光是这么一座土山,就整整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,将军只是上去巡视了一圈。

就判断无法在短时间内破城,因此决定打持久战。

这就意味着老兵又要去砍树。

因为先前的临时营地根本无法满足长期驻扎的需要,必须要加固帐篷,扩建营寨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