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254章 开业小广告(1 / 2)

一夜之间文昌书院学子冒句剽窃风波开始在昌京文圈传开来。众说纷纭,议论纷纷,反响很大。

本来学子之间文章借鉴或者抄袭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,放在民间打水不响的事情,哪怕就是拿到台面上来,也就是被师长或者县学教育机构的最高领导人训斥一通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只是这个《青玉案》的名头太响了,现在可以说整个大昌都在传唱,随着新唐的招安,两地虽然还没有开关放行,却已经有流民陆续偷偷回家了,又有那些为赚钱不惜挺而走险的行商,已经开始在两地之间走商了。

随着人流的转移,这首词自然也传到了新唐占领的地方,并有向着周边的陈国武国流传而出的趋向。

真正的传世之作,无论是在哪个时空,都是一样会绽放其的光彩,无法遮掩的。

这首词的影响太大了,大昌本就是个极其重文的国家,昌京又是整个国家的文枢所在地,汇集了大量的文人名士,从上到下,皇室到民间,都是诗歌盛行。

哪怕是前方战乱,都不能阻止他们的各种诗会宴饮狎妓唱词的各种行为。

最近诗词质量很高,前有南北双姝唱红的《一剪梅》和《临江仙》,再又出了一首《卜算子》,都是绝妙的传世传国之词。

却只闻其诗不见其人,红了诗火了妓子,让人对作者心心念念,渴求一见,然而都是作者查无此人,有人传说那几个作者是别国人,并不是大昌人,这让大昌文圈不免心生遗憾,又有不愤之情。

神州一分为五,大昌居中,独占神州文气七成,怎么这些文采斐然的高质量文士都出在别国呢,就不能也给大昌出一个才高八斗的文士嘛。

现在品花楼怜儿雪儿又唱出了一首《青玉案》来,这首佳词文采更甚于其余几首,此词一出,迅速风传,真真是水井处都在传唱,民间哪怕不通文墨的走卒贩夫都会哼上几句。

与前几首不同的是,这首词一出,作者就出现了,还是昌京中文昌书院的学子。

哪怕也有风声传出这作者另有其人,但是却无人出面对质,所以大多数人也只是有几分疑惑,并没有太过理会。

关键是文昌书院给辛冲站台啊,自家学院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名人,写出质量如此之高的诗作,这可是泼天的富贵啊,自家书院得好好接着了,能不能升级双一流就看这一回了。

现在这个《青玉案》的作者这回是大昌人,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文昌书院,这可是一件振奋人心之事,是值得庆贺的,于是元夕过后各种诗会也多了起来,哪个诗会上没有妓子,特别是品花楼的双姝献唱《青玉案》那就是跌了档次,若是能请了作者辛弃疾,那更是锦上添花,大涨主人脸面。

也是辛冲辛弃疾虽然身负流言,却依然频繁出入各种诗会,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。

但现在不同了,事情搞大了。

你地方一本的影响力到底比不上国家级的985,人家青岩书院山长出面直接捅到了昌京最高教育机构,有人证有物证,两个青岩学子的实名作证,将从小云任平两人处得来的各种信息和整首半阙诗词一一呈上,昌京的教育部长大发雷霆,要严查。

从上向下,又找到了山南县的县学,县教谕也就是教育局长直接找到文昌书院,下达了对辛冲的处罚通知,取消了他的童生功名,断了他的科举之路。

文昌书院落井下石,直接除名,开除了辛冲,将他赶出了书院。

书院原本对他看的有多重,现在处罚的就有多狠,原来周边的人将辛冲捧的有多高,现在他就摔的有多重,粉身碎骨不至于,但身败名裂是避免不了了,他家还靠他科举改变家族地位的指望是毁灭了。

这一切小云没有云理会,也没有听到什么风声,因为这样丢脸的事,都是那些教育机构内部处理的,并没有对民间宣布,那些高门大户倒是收到了消息,但要传到民间来还要过一段时间。

那天两个学子走后,就没有来找过小云他们,也不知道是当时喝的好才说的好,和两人称兄道弟,如同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般。